香港中文大学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中文大学(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简称中大、港中大(CUHK),是一所享誉国际的公立研究型综合大学,在人文学科、数学、计算机科学、经济与金融、医学、法律、传媒、地理等领域堪称学术重镇,也是香港唯一同时拥有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图灵奖拉斯克奖香农奖得主任教的大学。学校以“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为使命,以灵活学分制书院制、中英兼重和多元文化为特色,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世界大学联盟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成员,亚洲首家AACSB认证成员,香港互联网交换中心所在地。
香港中文大学由崇基学院新亚书院联合书院于1963年合并成立;1966年,成立香港首所研究生院;1976年,整合不同书院的学系,由大学统一负责;1986年,全面检讨课程结构,改用学分制,并加强通识教育;1998年,率全港之先录取内地本科生;2014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成立。
作为亚洲领先的高等学府和当代新儒家的主要阵地,中大先后聚集了钱穆林语堂高锟饶宗颐杨振宁余光中莫里斯姚期智蒙代尔卢煜明杨伟豪等一批专家学者,培养了数学家丘成桐、史学家余英时、遗传学家徐立之、银行家郑海泉和十五位罗德学者等各界杰出人才。
香港中文大学的创立打破了大英帝国殖民地只允许一所大学存在的铁律,同时掀起香港中文运动,成功终结英文垄断官方语言地位的局面,既是英国殖民史的分水岭,也是20世纪亚洲非殖民化的表征之一,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院系概况

文学院

人类学,中国语言及文学,文化研究,文化管理,英文,艺术,历史,日本研究,语言学,音乐,哲学,宗教研究,神学,翻译,中国研究,双渠道双语研究,公众史学

工商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学士综合课程,环球商业学,酒店旅游及房地产,保险金融与精算学,专业会计学,计量金融学,环球经济与金融跨学科主修课程,工商管理学士及法律博士双学位,计量金融学及风险管理科学,生物科技、创业与医疗管理,跨学科数据分析+X 双主修课程(IDADM)

教育学院

健康与体育运动科学,中国语文研究及中国语文教育,英国语文研究及英国语文教育,数学及数学教育,幼儿教育,学习设计与科技,运动科学与健康教育

工程学院

学习设计与科技,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计算数据科学,金融科技学,电子工程学,信息工程学,系统工程与工程管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人工智能:系统与科技,数学与信息工程学,计算机工程学,计算机科学,跨学科数据分析+X 双主修课程(IDADM)

法律学院

法学,工商管理学士及法律博士双学位

医学院

内外全科医学,护理学,药剂学,公共卫生,中医学,生物医学,生物科技、创业与医疗管理,社区健康,老年学

理学院

生物化学,生物学,生物及化学(双主修课程),细胞及分子生物学,化学,地球与环境科学,食品及营养科学,数学,分子生物技术学,物理及统计,计量金融学及风险管理科学,学习设计与科技,计算数据科学,数学精研,理论物理精研,风险管理科学,生物科技、创业与医疗管理,数学与信息工程学,自然科学,跨学科数据分析+X 双主修课程(IDADM)

社会科学院

环球经济与金融跨学科主修课程,建筑学,经济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城市研究,政治与行政学,新闻与传播学,全球传播,心理学,社会工作,社会学,全球研究,数据科学与政策研究,经济学(与清华大学合办双学位课程),性别研究,社会与可持续发展

办学模式

  • 书院制度

九大书院
崇基学院
新亚书院
联合书院
逸夫书院
晨兴书院
善衡书院
敬文书院
伍宜孙书院
和声书院
中大是全港唯一实行书院制的大学。所有中大全日制本科生都可选择一所书院,成为该院的一分子。每所书院都是独树一帜的,有各自的文化,但汇聚在一起,却塑造了中文大学的精神面貌。
书院是和谐融洽的群体,各有宿舍、饭堂及其他设施,并举办各种活动,这些活动包括海外交流及外访计划,研讨会,师友计划,社区服务,语文、资讯科技和领袖才能训练,还有多种学生社团组织的课外活动。
书院提供众多非形式教育机会,与正规课程相辅相成,旨在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技巧、文化品味、自信心和责任感。学生更可善用奖学金和经济援助计划发挥个人成长的潜力。
  • 通识教育

世界级的大学教育除了着重专科训练外,还应培养学生慎思明辨的能力和文化意识,后者更是现代及未来世界公民的特质。通识教育是香港中文大学学士课程重要的一环,兼融中国人文理想和西方博雅教育,均衡而多方面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从而达至全人教育。此外该校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分为以下4个必修范围:中华文化传承,自然、科学与科技,社会与文化,自我与人文。
中大提供二百多个通识选修科目,内容与现代社会息息相关。课堂以外,大学举办学术会议、退修活动、读书会、通识沙龙等活动,为学生提供砥砺学问,交流思想的环境。另外书院亦提供多元化的通识课程及学习机会。
  • 培育计划

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培育计划包括:寰宇暑期实习计划、师友计划、暑期计划。

  • 双语并重

中大五十年来一直坚持中英双语(两文三语)的教育方针,鼓励学生以两文三语作为学习、学术交流以及师生沟通的媒介,以培养他们终身学习、就业和社会参与的能力。提高双语的能力有助学生增加对自己的认识,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让他们更关心世界事务,认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为他们在全球化的社会中生活和工作,打下必须具有的文化和语言基础。
中大大多数学系皆有提供中英语课程,医学院、法律学院、英文系、语言学系等及大部分新开办的理学院课程,则全部以英语为教学语言。

社会评价

主流大学排名
排名机构
2023-24
2022-23
2021-22
2020-21
2019-20
2018-19
2017-18
2016-17
2015-16
2014-15
2013-14
QS世界大学排名
47
38
39
43
46
49
46
44
51
46
39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53
45
49
56
57
53
58
76
138
129
109
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
-
53
82
95
113
142
148
154
119
118
-
莫斯科国际大学排名
30
28
20
24
21
47
50
-
-
-
-
软科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
-
-
-
3
3
4
4
5
5
7
6

科研平台

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转化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药用植物应用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合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消化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卓越学科领域(11个):分子生物探针医学工程中心、老龄性骨骼系统退化及再生策略、利用高能粒子撞击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植物与环境互作基因组研究中心、细胞器生物合成及功能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的历史人类学研究、网络编码研究所、母体血浆胎儿核酸研究中心、中医中药研究与发展、植物及农业生物科技中心、资讯科技
InnoHK研究中心(6个)神经肌肉骨骼再生医学中心、创新诊断科技中心、香港微生物菌群创新中心、博智感知交互研究中心、香港物流机械人研究中心、医疗机械人创新技术中心
国家遥感中心香港研究开发与培训基地依托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以建成中国的热带及亚热带遥感中心、海峡两岸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学术交流中心、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为主要目标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高可信软件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香港中文大学分实验室)香港中文大学利群计算及界面科技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再生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香港中文大学—暨南大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香港中文大学-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联合研究中心
香港中文大学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院校百科

香港科技大学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4-1-16 11:11:51

院校百科

香港城市大学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24-1-18 13:56:3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